目前,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成绩已经揭晓。面对成绩,喜忧参半,每年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人数众多,竞争异常激烈。既有人欢喜冲岸成功,也有人遗憾落榜。因此,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将目光转向海外留学。
马来西亚作为近年来受欢迎的留学目的地之一,那么,选择在马来西亚继续研究生学习与在国内攻读研究生相比,又有哪些区别和特点呢?
考研与留学对比
读研机遇
按照国家教育部的规定,国内的研究生入学考试每年只有一次机会,且只能选择一所院校申请,尽管部分学生可以通过调剂寻找机会,但多数学生对最终结果并不十分满意。报名和考试时间都是固定的,错过就得等待下一年。
相比之下,马来西亚的硕士课程,特别是授课型硕士,在公立院校每年有两次入学机会,私立院校机会更多,而研究型硕士几乎全年都可申请。这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灵活性。
申请方式
国内的研究生选拔依赖于笔试和面试,竞争激烈,考试内容广泛。2023年,有近474万考研人次,而录取名额仅约120万,这意味着大多数人无缘入学。
马来西亚的院校则实行申请制,无需笔试,只需提交相关材料进行申请。只要满足入学条件,就有机会被录取。与国内不同,马来西亚的院校可能需要语言成绩,但这通常是可以后补的,不是申请的硬性条件。
院校选择
国内的众多本科院校并不参与QS世界大学排名,只有顶尖的985和211大学榜上有名。而国内的考研分数线控制,对许多学生来说,入学门槛相对较高。
马来西亚的多所知名大学都有QS排名,这些大学的入学要求相对宽松,例如马来亚大学和国立大学,申请要求相对低,语言成绩要求也较为宽松。即便成绩未达标,有的专业还可以通过工作经验来补充。
学制和课程
国内的专业硕士通常为2年制,注重实践;学术硕士则为3年制,偏重理论。
马来西亚的授课型硕士学制短,课程紧凑,工作量大,研究型硕士虽然时间较为宽松,但同样要求提交优质论文。
未来发展
在国内读研有利于进入国家机构或企业,对考公有明显优势。
海外硕士则拥有国际视野、语言能力和社交能力等多重优势,有利于在国际舞台或外企就业。
个人收获
国内读研期间,除了专业知识的提升,还有机会扩大人脉。
在国外读研,不仅能学到知识,还会面临不同的文化、思维方式和挑战,有助于学习新语言和独立生活。
适合去马来西亚读研的情况
考研失败但仍有读研梦想的学生。
想避开国内激烈就业竞争,提升就业竞争力的学生。
希望通过国外留学来丰富个人经历的学生。
想换个学习环境,但不希望负担过重经济压力的学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