受户籍,学籍,教育理念因素影响的家长们,常常会考虑国际学校,但北上广深的国际学校选择有限,且又价格不菲,这对一般工薪阶层来说并非最好性价比的选择。
那么,香港呢?新加坡呢?显然,同样价格不菲。近年来,和中国毗邻的马来西亚、泰国的国际学校,也渐渐成为宝妈们的优先选项。陪娃读书的同时,还能天天享受度假生活,可不要太美。
为啥说马来西亚比泰国更值得?
泰国自然是好的,君不见曼谷、清迈、普吉岛、芭提雅云集了不少陪娃上学的各路名媛。不过,泰国是完全异域的文化、语言,短期去旅行一下那堪称天堂,在泰国,英语的普及程度并没有马来西亚高。马来西亚99%的院校都采用英文授课,泰国虽然也有很多学校是英文授课,但是日常生活中用的多的还是泰语。但是在马来西亚,不仅是学习要用到英语,生活也于处英文环境当中。
不过部分泰国私立大学有中文授课专业,比较适合没有语言成绩或者英语不好又想去留学的小伙伴。
两国华人都不少,不至于说适应不了,实在不行有中餐厅,天天吃中餐。文化和安全方面多注意一下就好。这一点上,马来西亚的优势显然就更为明显。马来西亚的国际化程度较高,英语普及率和使用率在东南亚仅此于新加坡,这也是为何大量的欧美人和跨国企业在新加坡之外,纷纷将吉隆坡作为第二总部的原因。作为典型的华人文化圈,马来西亚虽然是穆斯林国家,但是华人占了全国人口的23%,首都吉隆坡180万人,华人占比更是高达一半。身处马来西亚,即便不会马来语、英语也完全可以畅通无阻,Grab司机很容易碰到华人,商场营业员也有很多华人,更别说遍地的中餐馆了。
鉴于马来西亚华人大多是福建、广东人的后裔,他们基本上都会说除了华语之外的粤语、闽南语、潮州话、客家话,更何况他们还会说英语、马来语,马来西亚华人被誉为"语言天才"真不是吹的。
吉隆坡一半是华人,更别说怡保、槟城、马六甲,你会怀疑自己回到了中国,回到了江门、回到了潮州、回到了平潭、回到了晋江。在马来西亚上学,不用担心会丢掉中文。其实,国内很多人不了解的是,马来西亚有大量历史上百年的华文报纸、杂志,当年都是孙中山、郁达夫等先贤们创办或主编;"马华文学"也是世界汉语文学很重要的分支。
马来西亚国际教育有啥特点?
首先是数量多。据统计,马来西亚全国的国际学校大约有200多家,而首都吉隆坡就有60多家。这一数量远远超过了北京、上海、深圳,选择余地就大了很多,大致和国内双语民营、国际学校数量相当。
除此之外,还有几个明显的特点:
离中国近、机票便宜、没有时差、中西语言、文化完美结合、不必完全脱离中国语言和文化环境。马来西亚国际化程度很高,英语普及度和使用率高居亚洲第二,仅次于新加坡,确保不脱离中国文化环境的同时,还能充分体验到国际化环境。
大马和泰国区别,论费用:
生活费:这里1马币约1.52人民币,1泰铢约0.19人民币
泰国生活费:3-4万/年
马来西亚生活费:4-5万/年
具体看个人花销情况
房租:按照双人间来说
马来西亚学校宿舍1000人民币/人/月。
泰国学校宿舍400-600人民币/人/月
伙食费其实都差不太多,泰国会相对便宜一些。
学校中国学生多不多?
学校为了避免同一个国籍学生过多,对每个国籍的国际生名额会有限制,确保同一个学校不能都是中国人,也不能都是美国人,追求充分国际和多元化。
比如,吉隆坡知名的国际学校(ISKL)单一国际学生占比不超过1/4,爱丽丝史密斯学校(ASS)的英国学生、爱尔兰学生和澳洲学生占比则维持在40%左右。
课程是如何设置的?
课程体系设置上,涵盖了欧美主要的课程设置,比如IB课程、澳式l课程、英式课程、AP课程等课程体系均可以有丰富选择,且直接对接欧美,可以无缝转学、升学。一般来说,马来西亚国际学校包含了幼儿园到高中的课程,3-18岁都可以申请。
马来西亚的国际学校采用英文作为授课语言,当然很多学校都提供第二外语选修,包括汉语、西班牙语、马来语、法语,甚至日语、韩语等。
在马来西亚国际高中毕业后,可以直接凭通用成绩单申请英、澳、加、新等英联邦和美国的名校,而无须额外的雅思、托福语言成绩。
当然,也可以留在马来西亚上大学。马来西亚的高等教育其实也是东南亚领先的,不过长期不为人知而已,2023年QS世界大学排名前200马来西亚就有5所学校上榜。